close

NeoImage_副本

國立臺灣博物館北門館園區自2020年4月28日起試營運,7月7日會正式對外開放!範圍涵蓋昔日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古蹟,約為1919年至西元1943年代間逐步建成,包含廳舍、八角樓男廁、戰時指揮中心、工務室、電源室、食堂等6座建築物

本次參觀重點「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」廳舍,是臺灣日治時期的官營鐵路專責機構,除了欣賞古蹟之美外還有鐵道文化常設館供參觀,鐵道迷千萬不能錯過!

由於參觀報名每場次都只有20個名額,當每週二、四、六上午 09:30系統開放報名時,名額總是瞬間秒殺,Jerry很幸運能參加並帶來第一手資訊~

國立臺灣博物館北門館位於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(綠線)北門站2號出口旁,一旁是清代機器局遺構-東側圍牆
IMG_4605

大夥在北門館(鐵道部)廳舍入口集合
IMG_4577

「認識北門館」第一場報到時間上午9:45,參觀時間約一小時
IMG_4493

大夥報到後在棚架下等候,導覽人員說要等人到齊再一起入內參觀
IMG_4647

報到處棚架所使用的支架,是取自現地的鐵軌遺跡,距今有100多年歷史,難怪鏽蝕嚴重,以鐵軌堅固耐用的特性,拿來支撐棚架卻是安全無虞
IMG_4500

從棚架往外望可見二棟建築物,右邊「食堂」為1932年完成,左手邊新式建築不知是否為博物館辦公室?
IMG_4645

2006年底臺北捷運松山線在整地時,發現了清代機器局部分遺構,而這些清代石板道亦為臺北僅見,特別框起來保存
IMG_4494

清代石板道由長條石板與鵝卵石相間鋪設而成,高度較一旁柏油路面低很多
IMG_4766

這座「紅磚小屋」昔日為藥品倉庫,是一座工整小巧的紅磚建物,園區因而捨不得拆除而保留下來,但部份窗框紅磚毀損卻以水泥掩蓋,實在不甚雅觀
IMG_4764

紅磚小屋旁是清代機器局遺構-東側圍牆遺跡
IMG_4765

園區內還有許多當時開挖出土的「唭哩岸石」,這是早期台北府城牆的重要材料
IMG_4762

北投唭哩岸山蘊藏了豐富的寶藏「唭哩岸石」,這些「唭哩岸石」是建築城牆或排水溝等的適合材料
IMG_4763

大夥到齊終於可以入內參觀了
IMG_4501

首先,介紹「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」廳舍,主結構為磚木構造,建於1915~1920年間,外廊樓板採用鐵軌混凝土構造,正面以兩座塔樓塑造主要入口意象
IMG_4805

屋面為石板瓦,一樓及二樓設有陽台,這是東南亞熱帶地區殖民建築樣式共有的特徵
IMG_4596

為修復塔樓屋頂,台灣博物館自日本雄勝進口3000片石板瓦,此批石板瓦和日前修復東京車站石板屋頂相同
IMG_4594

華麗橢圓形的勳章裝飾,橢圓蛋面配上漩渦狀花紋及綵帶框,增加了壁面的裝飾趣味
IMG_4595

壁龕式窗位於大門兩側,設置仿希臘風格柱子,並由一個M字形的長條橫樑來跨接,柱頭有漩渦及草葉狀裝飾,屬於「科林斯」柱式設計
IMG_4582

紅磚配上拱門設計,簡單又大器
IMG_4583

踏入鐵道部廳舍內,映入眼簾是弧形天花板及柱列界定大廳空間,磨石子地板及灰泥雕塑的天花板,曾是華麗的迎賓空間
IMG_4649

木作中央大樓梯更添復古的風格
IMG_4655

Jerry忍不住多拍幾張照片
IMG_4657

樓梯頭有精美木雕紋路裝飾
IMG_4660

進入側廳的氣派拱形出入口
IMG_4801

回頭望向入口處,由於鐵道部廳舍就位於延平北路與忠孝西路口,外部並無圍牆區隔,所以這扇大門以後應該也不會輕易開啟
IMG_4802

連接各側廳舍的長形走道,二旁就是鐵道文化常設展的展示空間
IMG_4771

走上二樓,天花板有更多的灰泥雕塑紋路,為偌大空間增色不少
IMG_4710

由二樓往下望的梯間
IMG_4720

二樓會議室內有台灣少見的橢圓型天花板
IMG_4709

這種高難度的立體橢圓形天花板,就算在日本會製作師傅也非常稀少
IMG_4712

華麗的柱頂雕塑連台灣盛產的水果「鳳梨」都隱身其中,有沒有發現二棵鳳梨呢?
IMG_4572

原部長室內華麗的花紋泥塑天花板,在修復前毀損的相當嚴重,施工團隊還運用科學方法來還原精緻的泥塑作品
IMG_4570

欣賞完鐵道部廳舍的建築,接下來介紹台灣博物館在此佈展的「鐵道文化」常設展
IMG_4612

鐵道旅館於1907年夏天開始動工,1908年10月落成,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直營,是台灣第一座、也是當時唯一的一座西式飯店
IMG_4524

鐵道旅館建築是由松崎萬長等人所設計,本體為紅磚砌成,為德式建築,內部有挑高大廳與吊燈等設施,是當時非常高級的飯店
IMG_4525

飯店內從餐廳的刀叉到房間的瓷製馬桶,都是英國的舶來品,更顯飯店的豪華等級非凡
IMG_4508

餐廳內情境造景
IMG_4515

飯店內還有西洋樂隊LIVE秀,賓客可隨之起舞
IMG_4531

西洋樂隊LIVE秀詳細介紹
IMG_4532

1945年美軍大轟炸,使鐵道旅館毀損嚴重
IMG_4534

整理古蹟時發現許多珍貴文物,都在這裡保存下來
IMG_4774

曾經讓修復團隊糾結的珍貴史料,到底要保留或捨棄?
IMG_4777

金庫展示區
IMG_4517

金庫裡裝些什麼?
IMG_4520

非常厚重的金庫與保險箱
IMG_4779

台灣鐵路的百年紀事,紀錄台灣鐵路的演進
IMG_4662

從早期的蒸氣火車演進至高鐵列車
IMG_4661

科技進步也將北高拉近成為一日生活圈
IMG_4663

早期使用的手提煤油燈
IMG_4667

各種車票展示
IMG_4664


台灣鐵道路線演進
IMG_4669

各式車票製作及展示
IMG_4675

台灣火車發展史,有許多早期的火車樣式
IMG_4680

火車車廂造型展示
IMG_4679

很復古的莒光號、觀光號及光華號火車的列車名板
IMG_4681

餐車內的擺設
IMG_4682

小巧可愛的勝利號列車,雖然只有一節車廂,相信是台灣發展觀光的好幫手,不要只是靜態展示喔
IMG_4690

光華號與光復號列車
IMG_4691

復刻木製車站大廳,有售票口、行李房及剪票口
IMG_4693

早期沒有手機、BB call的年代,只能靠車站黑板留言互通款曲了,早期車站也是許多悲歡離合的場所
IMG_4695

候車月台
IMG_4696

車站內辦公室模樣
IMG_4698

接著繼續到二樓參觀吧
IMG_4701

這裡還有更精彩的鐵道展示
IMG_4703

這裡介紹鐵道建築之美,如火車車庫、隧道及橋樑等重要設施
IMG_4705

日治時期台灣共有六座扇型車庫(台北、新竹、彰化、嘉義、高雄、高雄港),目前僅剩彰化還保存扇形車庫
IMG_4538

早期台北車站週邊的城市模型,連燈光、火車移動與聲響都維妙維肖,記憶中的大同看板又回來了
IMG_4546

火車模型真的會跑喔
IMG_4539

這個火車模型非常巨大,連扇形車庫運作及昔日台北車站、北門週邊街景也復刻的相當精彩,非常值得一看
IMG_4549

隧道也佔有鐵路發展重要的地位,台灣有許多隧道已轉型成為單車隧道
IMG_4561

磚造橋與鐵橋展示
IMG_4565

團隊也將辛苦修復的石膏裝飾模型加以展示,讓大家體會藝術之美
IMG_4568

閉塞器教室,古老「電氣路牌閉塞器」,這是早年鐵路單線運轉區間,為維護火車行車安全,站與站之間只准許一趟列車的行駛,為列車通過的「通行證」
IMG_4722

各種鐵路號誌都搬進展場中,厲害了
IMG_4723

1935台灣博覽會-異論現代
IMG_4727

展示內容有賴各位來現場觀賞囉
IMG_4729

準備下樓到戶外參觀
IMG_4734

另一角度欣賞鐵道部廳舍之美
IMG_4755

走道連接至「八角樓」
IMG_4736

位於鐵道部的正中央的「八角樓」為1919年完成,實際功能是廁所,這也是如廁環境分離的進步衛生觀念
IMG_4743

八角樓內部展示
IMG_4739

為了怕有人真的在古蹟上廁所,館方於八角樓不敢裝上小便斗,真是有趣呀
IMG_4740

這是大號的空間
IMG_4741

「電源室」始建時間早於1925年,承重磚牆、洋式木屋架,日式棧瓦屋面,磚牆外側有扶壁柱。最早做為電池的充電機房,為了散熱與排氣,在屋頂上設有兩處凸出的木造「太子樓」
IMG_4744

工務室為1925年~1942年完工,這裡是昔日鐵道部為因應業務成長而增設的辦公空間
IMG_4750

這座戰時指揮中心建於1943年太平洋戰爭時期,為因應美軍空襲的防空避難設施,採鋼筋混凝土構造
IMG_4747

1957年增建外圈結構及通風設備,外觀上成為特殊的尖錐形造型防空洞
IMG_4746

鐵道部廳舍最後方的食堂邊原有一座廚房,現已不復存在
IMG_4769

只有短短一小時的參觀,大夥意猶未盡的走回報到處,期待正式開館再來參觀囉
IMG_4574










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
國立臺灣博物館北門館(鐵道部)園區
地址: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(塔城街及忠孝西路一段交接入口處) 
電話:(02) 2382-2699 分機417、469
備註:北門館(鐵道部)目前每週二、四、六,一日三場,進行試營運「認識北門館」
          須事先報名,請點這裡

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


 

arrow
arrow

    Jerry@e化女兒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