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小妤兒周六開始有流鼻水現象,伴隨37.7度的發燒,導致週末晚間睡的很不好,會哭鬧...
原本診所周日有看診,後因健保局強制周日必需休診,所以延至周一才到診所診,
小妤兒一向對"看醫生"很排斥,晚餐後Jerry先至診所掛號,
小妤兒隨後由媽咪及阿嬤陪同一起到診所就診,
當然,聰明的小妤兒一到診所門口就知道不對勁了,一直吵著要回家,隨著看診號碼到時,將小妤兒帶至診所內看病。
晚間看診的是一位阿公級醫生,小兒科經驗非常豐富,
因小妤兒不願意"坐下"就診,只好由jerry站立抱著看診,一開始醫生也配合站起來使用聽診器聽小妤兒的前胸及後背,接下來觀察耳朵及鼻子,
引爆點就是醫生要觀察小妤兒喉頭是否發炎,小妤兒死都不肯張嘴,還在診所大哭起來,
醫生說若沒觀察喉頭是否發炎,就是有虧職守,所以要Jerry強制小妤兒張嘴,此舉,當然引起小妤兒更大的抗拒及哭鬧....
最後,看著小妤兒用力掙扎及哭鬧,Jerry只能妥協放棄,未料,此舉竟惹惱醫生,說"寵小孩也不是這樣,寵成這樣這孩子以後要怎麼辦?"
當下,氣氛凝重到極點,環顧四週,好像別的孩子都沒有這樣,唯獨小妤兒使性子不用看診....
回家後,Jerry與Sandy很慎重思考及洽談了一些問題,我們不怪醫生,反而感謝他給我們上了一課,
小妤兒雖然未滿三歲,其心智早已超過同年齡,很多事其實小妤兒都懂,事後Jerry與小妤兒坐下來溝通,問小妤兒為何看病"不張嘴",小妤兒說"怕痛",
Jerry試著引導小妤兒"張嘴",一邊還問"會痛嗎?",小妤兒說"不會",
"嗯~那就對了"Jerry說,小妤兒當下對"張嘴"這件事已經沒有恐懼感,但到診所"張嘴"就可能是另外的狀況了,
報導說0~3歲的小孩是口腔期,任何不愉快或痛苦的經驗,將會被記住且持續到長大,
Jerry不希望看病成為小妤兒內心的恐懼點,會持續對小妤兒教育及宣導,希望能化解這個問題。
要給愛,又不能溺愛,教育小孩真是一條漫長的路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