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山奉天宮今年七月再度和故宮合作,舉辦「動物藝想─故宮新媒體藝術展」,以「博物百科」和「如意吉祥」兩大概念為主軸
結合新媒體互動科技來展出故宮許多與動物相關的珍藏藝術品
姐妹倆在「動物藝想」前合影
走~跟著姊妹倆一起去參觀吧!
入口處有大大的「動物藝想」主視覺
本次展覽共分為十六區,每個展區都規劃的相當精彩
首先是「百駿變」區
由3D掃描及列印阿拉伯馬等高的白馬雕塑,採立體光雕投映其上,將清代郎世寧「十駿圖」千變萬化馬匹樣貌生動呈現
每10秒變化一次馬匹線條
「雪點鵰」是科爾沁郡王諾們額爾龢圖於乾隆八年(西元1743)進貢,是郎世寧所繪「十駿中」的一匹,蒙古馬壯碩與阿拉伯馬外型差異很大喔
清郎世寧畫十駿圖奔霄驄
這一區展出「南懷仁的坤輿全覽圖,是歷史上最早一個世界地圖,現場展出地球儀搭配AR設備,更容易了解內容
拿起平板對著地球儀看,平板內會出現地球圖案與動物,可以看見悠遊其中的生物呢
在沒有衛星的時代,僅靠航海技術來繪製地球地圖,位置、大小皆與真實無異,只能說古人真的太厲害了!找一找台灣在哪裡?
康熙十三年(1674)距今340多年,比利時耶穌會修士南懷仁以手繪《坤輿圖說》向康熙皇帝解說當時西方世界的天文地理,包含地圓地心說、雨雲、潮汐等知識,還提到數十種珍禽異獸
《坤輿圖說》是被《四庫全書》唯一收錄的一部清代西方傳教士的地理學著作
《坤輿全圖》收錄世界各地奇珍異獸,例如大象、河馬、獨角獸、長頸鹿、犀牛、狼、犬、蜥蜴、山羊等,四庫全書將其樣貌、產地、功效都以圖畫和文字詳細標示,惟妙惟肖,十分生動
長頸鹿
美人魚:「大東洋海產魚,名西楞,上半身如男女形,下半身則魚尾,其骨能止血病,女魚更效
獨角獸
這一區展出「三才圖會」,並比較古今繪製動物之不同
犀牛形狀古代與現代變化不大,「黑熊」就看不太出來了
《海錯圖》作者是明末清初聶璜,他是一位民間畫家兼生物愛好者。苦於自古以來沒有海洋生物的相關圖譜流傳,於是決定自己畫一本。他遊歷全國多地,考察沿海的生物,每看到一種,就畫下來
活化石「鱟」的標本
到雍正四年太監蘇培盛把《海錯圖》帶入了宮中,乾隆繼位後讓人把這套畫冊重新修補、裝裱,放在自己的居室里,閒來無事的時候總愛翻翻它:「朕戎馬半生,這部書滿足了朕對於大海的想像!」
老實說:畫得真棒呀
根本就是一本「海產大全」
這一區是「鳥譜」,畫有各種鳥類的樣貌,是皇帝的鳥類大百科
以今日醫療科技為基礎的藝術發想,如「貓狗斷層掃描」等,串聯出人們自古以來製作生物紀錄的不同方式
想看哪裡,動一動手滑一滑就可以看到貓狗的細部切片構造
這一區展出「動物手工品」,將故宮這些珍藏品繪製成數位立體圖,利用虛擬實境技術,讓我們可以搖控旋轉翻看各個面向,一窺手工藝術品內的全貌
清 乾隆 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
以3D掃描貼附高解析紋理將藏品變成數位立體繪圖,再用虛擬技術展示
場內隨時播放故宮影片,介紹故宮內的圖畫與古物,以3D投影方式呈現,現場看真的很有立體感
立體感十足
畫耄耋同春,古人以貓、蝶諧音「耄耋」,寓有祝賀長壽之意
全部都是貓咪圖
墨箋上以金粉等礦物性顏料,描繪戲耍飛舞的貓、蝶與各種應時花卉
【立體光雕百福瓶】,以3D列印成淺浮雕模型
瓶身的蝙蝠以立體光雕技術投影到淺浮雕模型上,站在固定的點可以看到瓶上蝙蝠會環繞瓶身飛舞,聲光效果十足呢
清汪承霈繪御製詩意百福繁生圖
紅蝠繪飾在充滿捲雲的瓶身上,意謂鴻福齊天
金牛犢只剩展示台,卻沒看見金牛呢?
原來要手握iPad對著空無一物的展示台一照,金牛犢就會出現在畫面中
移動腳步還可以看見不同角度的金牛犢
畫青羊畫深山幽澗中,古柏曲似蒼虯,青羊二頭,一縱躍,一徐行,形神俱絕妙逼真
不論站在何種角度看青羊,青羊的頭與眼睛始終對著你,可見其立體與寫實程度,實屬上乘之作
最後一幅是「畫狻猊」
清代畫家劉九德的「畫狻猊」,「狻猊」就是古代的獅子,因古代人很少看到獅子,所以畫中添加了很多想像,最後就成這種既古怪又幽默的模樣
樂高積木櫃區
這裡也是有教育意義的喔
這件青銅犧尊,是距今約2,300年時的文物
以青銅器原器形整體做動物造型,全器以金屬絲鑲崁勾連雲雷紋。以綠松石鑲崁眉毛,頸部為貝紋項圈,背部開孔以納酒,囗部有流以傾酒。原功能為飲器
沒想到與現在的跳跳馬造型,居然這麼雷同
最後一個主題是播放動畫「國寶星遊記」,內容以故宮國寶為主角進行冒險
參觀後一定要來蓋紀念章
共有四款紀念章喔
學習單
動物藝想推薦給您
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
動物藝想—故宮新媒體藝術展
展期:2019-07-23~2019-10-27
展場:松山奉天宮(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巷12號)
票價:免費
時間:09:30-17:00 周一休館
網址:請點這裡
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.~
留言列表